cover_image

展讯丨9月北京精彩展览推荐

博睿中天 北京博物馆通票
2023年08月31日 06:48




2023

9月展讯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九月来了,秋天到了。

我们一起在秋日里去看博物馆的展览吧!

图片

展览时间

地点

展览名称

4月27日

/

9月10日

中国国家

博物馆

心影传神

乌菲齐美术馆藏大师自画像展

5月30日

开展

中国国家

博物馆

“数说犀尊”展览

6月17日

开展

中国国家

博物馆

交融汇聚

新疆精品历史文物展

6月20日

开展

中国国家

博物馆

凤鸣于溪

安溪历史文化展

6月22日

开展

中国国家

博物馆

东方故乡

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史

8月26日

开展

中国国家

博物馆

中国白

德化白瓷展

3月28日

开展

首都博物馆

辉煌中轴

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特展

7月22日

/

10月15日

中国人民革命

军事博物馆

历史的语言

第五届中国油画双年展

5月23日

/

11月15日

中国美术馆

塔高水长

弘扬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美术作品展

5月23日

/

11月15日

中国美术馆

墨韵文脉

八大山人、石涛与20世纪以来中国写意艺术展

9月3日

/

9月26日

中国美术馆

生命的律动

祖拉布·采列捷利艺术展

9月9日

/

11月19日

中国美术馆

墨韵文脉

辽宁省博物馆、中国美术馆藏古代山水画展

4月28日

/

11月2日

国家典籍

博物馆

Case Lab元世界

福尔摩斯大型沉浸式主题展

6月9日

/

9月

国家典籍

博物馆

茶和天下

典籍里的茶

8月17日

/

10月6日

中国妇女儿童

博物馆

童心共筑中国梦

新疆儿童绘画作品展

3月6日

/

10月8日

中国园林

博物馆

彩衣

中国女性传统民族服饰展

5月18日

/

12月10日

中国园林

博物馆

“长物·居园”主题展览

5月18日

开展

中国地质

博物馆

“龙出巢湖”专题展

7月25日

/

9月10日

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青出于蓝

吴元新蓝印花布收藏暨设计作品展

5月18日

/

12月

中国法院博物馆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人民法院弘扬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就展

2023.05.18

/

2024.05.10

北京艺术博物馆

(万寿寺)

瓶花落砚香

明清文房雅器展

4月20日

/

9月3日

中华世纪坛

艺术馆

浮生巴黎

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全球巡回艺术大展

6月10日

/

10月8日

中华世纪坛

艺术馆

古罗马文明之光

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珍藏展

6月29日

/

9月3日

中华世纪坛

艺术馆

出发!去火星

7月1日

/

10月30日

中华世纪坛

艺术馆

1棵树 1世界

2023年ANOBO世界少儿科技艺术巡展

3月21日

/

9月17日

国家自然

博物馆

一树花开

中国树木文化展

8月23日

/

9月3日

国家自然

博物馆

猫之由来

猫科动物的演化

6月10日

/

10月15日

清华大学艺术

博物馆

无界

闫振铎艺术展

7月12日

/

10月15日

清华大学艺术

博物馆

凝固的韵律

国际当代陶艺作品展

7月13日

/

2024年5月

清华大学艺术

博物馆

尺素情怀

清华学人手札展

8月25日

开展

中国印刷

博物馆

雕版印刷技艺精品展

7月1日

/

9月12日

北京周口店

北京人遗址博物馆

“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展览

6月10日

/

9月30日

北京考古遗址

博物馆

金中都水关遗址

都城肇始

纪念北京建都 870 周年考古成果展

5月24日

/

11月24日

北京画院

美术馆

借山吟

齐白石的画意诗心

9月1日

/

9月10日

北京画院

美术馆

沧浪之水

陈湘波作品展

6月10日

/

10月10日

白塔寺

塔影东来

中国藏式佛塔源流展

6月10日

/

9月10日

白塔寺

吉祥妙塔 宝藏重光

白塔塔藏文物展

6月10日

/

10月10日

白塔寺

映像白塔

历史镜头中的妙应寺

7月27日

/

9月13日

北京鲁迅博物馆

一纸书信 万千情怀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名人书信展

5月12日

/

9月3日

徐悲鸿纪念馆

灿若朝霞

徐悲鸿南洋之路

2023.08.26

/

2024.06.09

古陶文明博物馆

微刻奇观

古陶文明博物馆馆藏汉代骨签展

6月21日

/

9月15日

老甲艺术馆

浑然天地间

老甲经典作品回顾展第三回


图片

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片

中国国家博物馆  

南1、南2展厅

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

天安门广场东侧

198元/人

展览简介(节选)

展览从乌菲齐美术馆馆藏中精选了文艺复兴至当代的50幅画作,包括拉斐尔、提香、鲁本斯、伦勃朗、安格尔、莫兰迪、夏加尔、草间弥生、蔡国强等50位艺术大师的自画像,向中国观众展现艺术史上众星璀璨的光辉,不仅使观众得以瞥见艺术家自身容貌形象的再现、精神世界的表达,也使观众得以探寻画家所处时代与社会文化的珍贵线索,揭示有关"自我”与“现实”的永恒主题。

展览还特别推出光影体验部分,沉浸式呈现乌菲齐美术馆收藏的文艺复兴时期经典作品。在本次展览中,观众不仅能近距离欣赏艺术家“不朽的面容”,还可以与他们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图片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片

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16展厅

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

天安门广场东侧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本展厅以一物一展的形式,从出土经历、功能特点、铸造和装饰工艺、造型美学等方面对这件国宝级文物进行全方位解读,并突破常规展陈手段,综合运用高清三维扫描、超高清显示、人工智能、红外感应、AOA定位、增强现实、环境监测等技术,一方面通过数字手段直观呈现文物高清细节和科学研究成果,让观众从单纯的参观者变成探索者、参与者,从视、听、触、互动思考等多维度深入感受犀尊所承载的价值;另一方面在展厅内再现文物采集、应用场景和数字运行平台,通过对人、物、环境的透彻感知,融合分析,实现智能管理,同时通过互动设备将数字展厅与陈列原文物的“古代中国”展厅联动起来,使观众的视野从一个展览延伸到多个展览,在感悟历史的同时,切身体会到现代技术带给博物馆的无限可能。

图片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片

中国国家博物馆  

南4展厅

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

天安门广场东侧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展览分为“亘古悠长”“万里同文”“互鉴融通”“交相辉映”四个部分,通过精心遴选的包括彩陶、青铜器、玉器、金器、木器、锦绣服饰、毛罽[jì]氍[qú]毹[shū]、简牍文书、绘画雕塑、印章钱币、碑铭刻石等主要品类在内的209件(组)新疆精品文物,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切实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通过充分展示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讲好中国新疆历史文化故事,实证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呈现丝绸之路上文明交流互鉴的锦绣史诗;展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画卷;诠释新疆各民族文化始终扎根中华文明沃土,中华文化始终是新疆各民族的情感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各民族共同书写了悠久的中国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图片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片

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9展厅

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

天安门广场东侧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安溪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晋江西溪上游,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涌现了以一代名相李光地为代表的鸿儒名贤,留下了诸多人文遗迹和佳话美德。雨量充沛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使其成为中国乌龙茶的发源地、名茶铁观音的故乡。传统手工技艺竹藤编技艺,也闻名全国,并发展为继茶业之后的第二大特色民生支柱产业,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符号。本次展览共分为“溪水流长”“茶韵香悠”“藤姿铁艺”“民俗乡情”四个单元,精心遴选160余件(套)展品,涵盖瓷器、竹器、金属器、藤器、乐器、水晶器、服饰、书法、文献等类别,系统展示安溪的历史文化、艺术创造和民俗风情,展现自古及今的安溪人民编织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

图片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片

中国国家博物馆  

南3展厅

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

天安门广场东侧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本次“东方故乡——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史”展览,依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丰富馆藏,通过物竞天择、矗立东方、智慧灵长、现代之路四个单元的220余件(组)文物,结合各类场景还原和多媒体技术手段,生动灵活地将近百年来中国在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和古DNA研究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展现出来,全面讲述人类从猿到人的百万年活动历程,系统阐释源远流长的文化根系和文明流变。

图片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片

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1、北2展厅

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

天安门广场东侧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德化白瓷品类多样、题材丰富,既有根植于中国传统美学和工艺的本土元素,也有体现出多种文化交流互鉴、相互交融的外销特色,形成了自身独到的器物谱系和艺术风格,时至今日依然历久弥新,在熊熊窑火间焕发着不可磨灭的神采。本次展览精心遴选出从古至今400余件组德化白瓷展品,分为一白独秀和百技争艳两个单元,涵盖“何朝宗”款观音像、“筍江山人”款观音等传世精品,尾林窑遗址、华光礁一号沉船等德化窑珍品,其中不乏极具西方审美意趣的铜口筒瓶、莲瓣纹军持等,并集中展现了现当代德化艺术家的杰作,体现了德化瓷精湛的制瓷技艺和一脉相承的传承创新。

图片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国家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

图片

首都博物馆

一层B展厅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6号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展览以壮美中轴、文化中轴、永恒中轴三大部分回溯北京中轴线的历史与传承体味古人“仰视天,俯画地”所追求与彰显的“以中为尊”的中国传统宇宙观、时空观、价值观、审美观。

图片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首都博物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图片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展览大楼北侧三层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9号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展览的主题为“历史的语言”,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创作出的重大题材油画作品中遴选出极具代表性的46幅精品力作进行展出,同时展出这46幅创作背后的草图、习作等共660余幅作品,比较全面、清楚地展示创作者围绕创作所作的历史考察、主题深化、形象写生、语言演验等的生动实迹,钩沉他们在当时的所思所想,呼唤社会的关注,学界的讨论。

图片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中国美术馆

图片

中国美术馆

延河上下:中国美术馆藏陕北地区民间美术精品展 四层18号厅

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一号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本部分共展出80余件(套)作品,涵盖剪纸、泥塑、玩具和陶瓷等近十种类别,这些精心遴选的作品基本反映了以陕北为主,兼及关中地区的民间美术概貌。在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之际,通过此展不仅梳理和呈现中国美术馆在陕西民间美术收藏研究上的成果,也借此向中国美术馆老一辈的革命美术家、理论家们致敬。

图片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美术馆

图片

中国美术馆

三层展厅:展至2023年10月25日、六层展厅:展至2023年11月15日

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一号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该展览以最具中国艺术特质的写意为核心理念,将中国明清之际和现代以来的美术史上写意精神和写意水准的艺术作品齐聚一堂。目前展出的作品为现代部分,梳理了20世纪以来中国写意艺术的文脉流变,旨在从更宽广的历史、文化、艺术的视野,呈现中国艺术家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所达到的高度、广度与深度。

图片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美术馆

图片

中国美术馆

2、4、10号厅

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一号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中国美术馆、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莫斯科当代艺术博物馆主办的“生命的律动——祖拉布·采列捷利艺术展”向中国观众完整呈现祖拉布·采列捷利独特的绘画风格,讲述他对艺术、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本展览是首次在亚洲地区大规模展出祖拉布·采列捷利的作品。这位对中国抱有深厚感情的杰出俄罗斯艺术家,一直以来心系中俄情谊。2015年,他曾捐赠油画《北京的向日葵》和雕塑《珍爱和平》给中国美术馆。正值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之际,祖拉布·采列捷利又向中国美术馆无偿捐赠了一批代表作品。这些精彩的作品,将与世界各国艺术家的作品一起,共同谱写世界“美美与共”新诗篇。

图片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美术馆

图片

中国美术馆

19、20、21号厅

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一号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此次展览延续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系列展之“墨韵文脉”的主题,精选了60件(套)自辽宁省博物馆和中国美术馆藏古代山水画,年代横跨北宋至清代,包括李成、倪瓒、沈周、唐寅、文徵明、仇英、董其昌、蓝瑛、龚贤、王翚、梅清、石涛、王原祁等名家的作品悉数亮相。通过这些作品,观众可以遐想山川苍莽、江河奔流的磅礴;感受绿林扬风、白水激涧的恣意;体会物我两忘、宠辱不惊的畅神。

图片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美术馆


国家典籍博物馆

图片

国家典籍博物馆 

三、四展厅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

128~189元/人

展览简介(节选)

本次展览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以及北京众创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共同主办,英国柯南道尔产权会独家授权。

展览共分为“横空出世 罪恶克星”“隐身爵士 造就传奇”“后世影响 验证真理”和“Case Lab元世界”四个单元。本次展览的精彩亮点包含福尔摩斯的故事场景复原、12个经典案件呈现、12个互动展项等,致力于带给观者更沉浸的观展感受和更真实的探案体验。

展览中展出了柯南•道尔作品的早期英文单行本、合集、中文译本等,通过展示福尔摩斯的推理世界,让观众深入了解这一经典文学作品,感受侦探小说的艺术魅力。

图片

提前购票|无需预约

微信|国家典籍博物馆

图片

国家典籍博物馆 

一展厅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本次展览是国内首次大规模集中展示茶文化典籍的展览,从典籍的视角出发,全面展示中国茶文化,让观众可以在珍贵典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里“品”茶香书韵,共赴一场“茶”与“书”之约。

展览共分为“茶之源”“茶之饮”“茶之道”“茶之政”“茶之路”五个单元。

“茶之源”溯源茶树的起源地,详细梳理了“茶”字演变、“茶”世界读音的中国元素等内容,展现中国作为茶文化的发祥地与传播中心的深远影响。“茶之饮”单元以朝代为轴,延展至茶的制作工艺、饮用方法及茶艺茶俗等内容。“茶之道”升华主题,重点介绍数千年来中国在“茶”中积累的丰富的精神体悟,深入到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等诸多领域。“茶之政”说明了茶叶生产大规模发展、饮茶风气普遍形成后,官府逐渐建立的完密的茶业生产和流通的管理制度,显示了茶课在我国古代国家财政中的地位,观众可以在这里看到“茶马互市”的最早记载。“茶之路”则厘清了中国茶叶对外传播的多个主体路线,通过古代丝绸之路、海上茶路、茶马古道、万里茶道,乃至“一带一路”,展现中国茶和茶文化的输出深刻影响着亚、非、欧、美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生活习俗、审美趣味、贸易格局与政治进程,在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图片

扫二维码|无需预约

微信|国家典籍博物馆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图片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北京市东城区北极阁路9号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本次展览由“家园”、“梦想”和“牵手”三个单元组成,分别展示了250幅新疆各族少年儿童创作的优秀绘画作品,并引入17幅北京、深圳两地儿童的绘画作品。展览通过“以画会友”互动交流,推动疆内外各族儿童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以艺术手段引导少年儿童心系国之大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图片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中国园林博物馆

图片

中国园林博物馆  

一号主题展厅

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15号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本次“彩衣——中国女性民族服饰”展选取了具有代表性、质地不同、式样不同、色彩不同,且独具地域特色的33个民族的传统女性服饰151件(套),从“衣香”“纳福”“焕彩”三个部分向公众展示了各民族间由女性共同创造的灿烂服饰文化。同时还通过配饰等展品来展现中国女性传统民族服饰的多样性和艺术性。

图片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园林博物馆

图片

中国园林博物馆  

二号主题展厅

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15号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展览以明代文震亨《长物志》中的园居生活美学为立意切入点,对中国传统造园思想及技艺进行深入挖掘探究,进而展现出明代审美标准对当今生活美学和审美标准的影响,让观众通过展览了解书中关于古人园居生活美学的审美雅趣和崇古尚古的简朴之风。

图片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园林博物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

图片

中国地质博物馆

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羊肉胡同15号

展览免费(需购买博物馆门票并预约)

展览简介(节选)

展览分为“末日浩劫”“见证复苏”“游向世界”“重见天日”四大部分。集中展示了中生代早期以巢湖鱼龙为代表的爬行动物重返海洋并开始繁衍生息的历程,向公众介绍世界各地鱼龙及其它海生爬行动物的发展演化以及巢湖动物群化石的发现、研究、保护及科普工作与成就。安徽巢湖在距今约2.48亿年的地层中发现了以巢湖龙为特色,伴生原始鱼龙类、鳍龙类、鱼类、菊石、双壳、节肢动物等多门类古生物化石的巢湖动物群。化石保存完整,数量丰富,是世界上罕见的早三叠世化石宝库,已成为研究海生爬行动物起源和早期演化最重要的地区。2016年列入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此次展览共展出各类实体标本30多件,既有巢湖地区产出的以早期鱼龙为代表的中生代早期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及其各类伴生动物化石,也有古生代的三叶虫、腕足等无脊椎动物化石以及比巢湖鱼龙更晚期的其它地区发现的鱼龙等化石。同时,展览期间不间断播放化石发掘科普知识及反映巢湖鱼龙演化、生活习性的两部动画影片。

图片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地质博物馆


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图片

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北京市朝阳区湖景东路16号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蓝印花布古称“药斑布”,是通过花版漏浆防染,并用从蓝草中提炼的靛蓝染制的纺织品。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起源自南宋江南民间,因其材料便利、花型丰富而流传并影响至全国,被广泛应用于被面、包袱布、帐檐、衣裳等日常生活用品,其纹样题材及图像范式与其它民间工艺相互吸收融合,“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记录着人生的重要时刻,寄托着民众的美好愿景,浸染着丰厚的文化内涵。蓝印花布色彩单纯而鲜明,图式和谐而凝练,点线面组合呼应、气韵连贯,体现着工艺技法特征与审美表现意味,是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代表。

本次展览聚焦吴先生的收藏与创作,通过“终朝采蓝”“斑斓万象”“五彩彰施”“生生不息”四个板块,展现蓝印花布的历史溯源、文化审美、多样性语境、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图片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中国法院博物馆

图片

中国法院博物馆

北京市东城区正义路4号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在电梯等公共场所遇到吸烟行为,是否应该勇敢劝阻?父母拒绝成年子女“啃老”是否合理?人脸识别被商家滥用怎么办?……
种种社会热点问题,或可在这场展览中找到答案。

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是通过图文、视频、漫画等方式展出人民法院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件典型案例。

图片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法院博物馆


北京艺术博物馆(万寿寺)

图片

北京艺术博物馆(万寿寺)

大禅堂展厅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万寿寺内

展览免费(需购买博物馆门票并预约)

展览简介(节选)

本展览遴选馆藏明清时期文房雅器200余件,含珍贵文物112件,共有80%左右文物为首度与观众见面。从不同层面展示其材质、工艺、装饰之美,带您品味古代文人的雅致生活和恬静风雅的艺术趣味,领略古代传统技艺及工匠精神,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图片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北京艺术博物馆(万寿寺)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图片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9号

98元/人

展览简介(节选)

罗特列克(1864-1901) ,全名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是一位法国贵族,家族地位显赫,但却因为贵族间的持续通婚,导致基因缺陷,使得罗特列克患有侏儒症,身体上的残疾对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罗特列克作为后印象派画家,绘画风格深受印象派画家德加和日本浮世绘艺术的影响,绘画内容取材于生活,善于用简练的笔触和独特的构图组织画面。并且在对画面的重点突出上,比同一时期的梵高更进一步,用最括性的线条,带有浓重主观色彩的表达方式,去夸张地凸显整幅画的主题,从“写实”中脱离出来,打开了艺术的新形式。

浮生巴黎系列作品是罗特列克最全体系的收藏展览,该系列一共收藏了近250幅罗特列克的珍贵作品,其中还包含了一组罗特列克的亲笔信和旧照片,以及两位罗特列克最喜欢的艺术家Aristide Bruant的个人物品和Yvette Guilbert的信件。

此次通过他的个展,我们仿佛重回19世纪末巴黎的夜晚,寻找当年的蒙马特和红磨坊,跟着艺术家一起体味他如同苦艾酒的一生。

图片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图片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9号

158元/人

展览简介(节选)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考古博物馆之一,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拥有全世界范围内最完整的古罗马雕塑与庞贝古城壁画收藏。“古罗马文明之光”是这一世界顶级考古博物馆的代表性馆藏主题展,展览荟萃69件组古罗马时期的遗珍,含雕塑、壁画、青铜器、玻璃器、马赛克等多种艺术形式,从不同方面展现古典之美,再现璀璨的古罗马文明。

图片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图片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9号

158元/人

展览简介(节选)

今年夏天,由上海科技馆授权的展览北京站——《出发!去火星》将在中华世纪坛隆重推出,该展览从衣、食、住、行等不同角度,沉浸式情境化地展示了未来人类在火星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场基于科普知识却脑洞大开的优秀科幻展。

图片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图片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9号

129元/人

展览简介(节选)

本次“1棵树 1世界——2023年ANOBO世界少儿科技艺术巡展”作为“青少年全球素养培养互动”板块的重要展览,将以“1棵树•1世界”为年度开放式主题,由“树”的意涵开启多维创想,鼓励儿童在微观日常经验与宏观全球视野之间建立联系。通过情景式课题、展项共创到社会实践的完整体验,孩子们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将愿景转化为行动,做到知行合一,培养少儿全球素养和大国少年的社会责任感。

图片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国家自然博物馆

图片

国家自然博物馆

北京市东城区天桥南大街126号

20元/人

展览简介(节选)

本次展览由国家自然博物馆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博物馆共同主办,展期约6个月。本展览通过“识木”、“用木”、“崇木”、“惜木”四个方面,结合110余件精美展品,从多角度向观众宣传展示我国优秀的传统树木文化。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从远古时期轩辕黄帝的“时播百谷草木”到秦朝时期的“伐木有定时”,从战国时期的“养之以时,用之有节”到隋唐时期的“劝民种树”,再到如今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无不彰显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发展理念。

本次展览展示手段多样,既有精美的自然标本、视频、互动游戏,还有精致的模型、工艺品等,旨在向观众多角度展示源远流长的中国树木文化,让更多观众爱上树木,关注树木,关注自然生态。

图片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国家自然博物馆

图片

国家自然博物馆

北京市东城区天桥南大街126号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本次展览共展出生物标本38件,综合展板、互动游戏和多媒体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了各地质历史时期的猫科动物化石、复原图,详细讲述41种现生猫科动物及其分布情况,系统介绍猫科大家族从古到今的演化历程以及其在生物圈中的地位和作用。展览力求带领公众以全新视角去理解和体会物种多样性及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意义,进而更好地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

图片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国家自然博物馆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图片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普展门票50元/人

展览简介(节选)

闫振铎,北京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是新时期以来艺术上追求现代形式语言,探索富有个性表现力的代表性艺术家之一。他的画风抒情而具气概,善于在大块平面色彩对比中,表现人对自然的心灵悸动。他注重色块与点、线节奏,在色彩韵律的大关系中,不放弃细节的精致。在当代画家中,他最值得关注的是隐含在画面里的各种结构变化和点、线、面的处理,充分展现了艺术家在抽象和意象之间,在叙事和抒情之间,在形和色、线条韵律和造型空间等关系中,保持一种基于视觉规律的平衡和突破。

此次展览呈现闫振铎先生近七十年创作生涯的九十余件作品,包含水墨、油画、岩彩等类型,风格涵盖写实、表现、抽象等样貌。展览以“无界”为主题,对应闫振铎先生的一句感言:“我的创作语言取自自然灵性,创作情感来自生命自觉,无需界定,也不必当下确认。”

图片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图片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7月12日–9月10日 四层14号展厅

7月12日–10月15日  四层7、8号展厅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特展门票80元/人

展览简介(节选)

此次展览共展出86组件国内外当代陶艺精品,其中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藏的31组件国际知名陶艺家作品为基础,联合浙江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27位国际优秀陶艺家的36组件作品和15位国内特邀当代陶艺家的19组件作品共同呈现。展览将不同形态、观念和制作技术的作品并置展出,使观众在观赏和思考中获得差异性或均质性的认识,以展现陶艺如何在当代文化格局中谱写独特的艺术乐章。

图片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图片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普展门票50元/人

展览简介(节选)

“尺素情怀:清华学人手札展”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馆首展之一,曾给广大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在广大校友和社会公众的反复呼吁下,我们对此展内容稍作调整,对展陈方式加以提升,重现“尺素情怀”,旨在藉此向奋战在祖国各行各业的清华人致以诚挚的问候!向努力践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和“行胜于言”校风的清华人致以崇高敬意!向展览中所呈现的百余位清华学人杰出代表敬献一瓣心香、表达无尽景仰与缅怀!“尺素”虽小,然则小中见大。在这纤薄的纸张里,在这或工整或飘逸的墨迹中,若隐若现、呼之欲出的是隐藏在背后的一位又一位有个性、有喜怒、有情怀的人,是在“正襟危坐”的传记和正史中难得见到的另一种细微的丰满和真实。

图片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中国印刷博物馆

图片

中国印刷博物馆

三层展厅

北京市大兴区兴华北路25号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起始于隋唐之际的雕版印刷术,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发挥了巨大促进作用。

雕版印刷术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是其重要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中国印刷博物馆联合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举办《雕版印刷技艺精品展》,共遴选89套雕版、饾版套印及印刷工具等189件展品,生动呈现雕版印刷技艺的发明发展、工艺流程,深入展现雕版印刷术的精湛技艺和深厚文化内涵。

图片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中国印刷博物馆


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

图片

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

北京市房山区周楼店大街1号

展览免费(需购买博物馆门票并预约)

展览简介(节选)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雄伟的井冈山,连着中国共产党辉煌的历史。永远的井冈山,写满井冈人民的光荣与理想。在这里,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锻造和培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

为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携手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共同举办“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展览。

展览共分为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4个部分,通过百余幅珍贵的图文资料,展现了革命先辈们对革命理想信念的坚定不移和不懈追求。

图片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


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金中都水关遗址)

图片

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金中都水关遗址)

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玉林小区甲40号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展览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营国建城,通过城墙、宫殿、坊巷的考古发掘,复原金中都城市布局。中都城遵循中轴突出、两翼对称的原则,帝王所居之地为全城中心,体现了王者居中的思想,对后世都城布局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二部分繁华中都,通过金中都出土文物,展示当时城市生活的繁荣景象。第三部分中都环胜,通过卢沟桥、银山塔林、大宁宫等金代历史遗迹,再现金中都的离宫别苑、园林胜地。

展览汇集6家收藏单位、187件/套文物,有来自金中都遗址的建筑构件、内府收藏,精美绝伦的瓷器,华贵玲珑的金银器、玉器,反映生活的陶器和壁画等等。百件文物集中展示,形成了关于金中都这座城市的真实印象。由文物见历史,由历史见文化,展现了包容宏阔的金代社会图景。

图片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


北京画院美术馆

图片

北京画院美术馆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公园南路12号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此次展览聚焦于齐白石诗文艺术研究,追溯其学诗历程和创作背景,探索其诗画创作的互动关系,揭示齐白石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情感心绪。展览精选了齐白石、王闿运、陈师曾、樊增祥、老舍等近十位名家学者100余件作品,涵盖书画、印章、诗词手稿、信札文献等,全面立体地呈现齐白石的画意诗心。该展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

图片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北京画院美术馆

图片

北京画院美术馆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公园南路12号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是先秦时期《孺子歌》的诗句,说的是“君子处世,遇治则仕,遇乱则隐”,也是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另一种解读。表达的是一个人在顺境时,要刚直进取;在逆境时,要以豁达的心胸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以达成自我的完善和超越。这,也是陈湘波为人为艺的底色。

此次“沧浪之水”展览展出的作品包括陈湘波的工笔作品、当代水墨和数字水墨交互作品,分三个部分呈现。

图片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北京画院美术馆


白塔寺

图片

白塔寺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71号

免费(需购买博物馆门票)

展览简介(节选)

中国和尼泊尔隔山相望、比邻而居,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见证了中尼两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此次展览以中国元朝时期由尼泊尔工匠从西藏传入,逐步传播至汉地的藏式佛塔为主要展示内容,通过对现存的藏式佛塔的建筑形制、历史沿革和文化背景的梳理,使观众了解尼泊尔佛塔艺术对中国西藏地区和汉地佛塔建筑的影响。。

图片

扫二维码

微信|白塔寺

图片

白塔寺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71号

免费(需购买博物馆门票)

展览简介(节选)

2023年是1279年(至元十六年,己卯兔年)白塔落成第62轮生肖纪念,是1753年(乾隆十八年)修塔并二次装藏文物270周年纪念,是1978年乾隆时期珍贵文物出塔45周年纪念。本展览精选首都博物馆馆藏妙应寺白塔出塔文物,解读白塔修缮的历史大背景及原因,展现白塔作为中华民族团结融合、多元一体象征的历史印证。

图片

扫二维码

微信|白塔寺

图片

白塔寺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71号

免费(需购买博物馆门票)

展览简介(节选)

本展览依托白塔寺馆藏新老照片资料及2022年北京白塔文化周 “我与白塔”活动向社会公开征集的白塔和妙应寺老照片,向观众呈现白塔寺从清末民国至今各个时期的历史风貌和文物保护利用成果。

图片

扫二维码

微信|白塔寺


北京鲁迅博物馆

图片

北京鲁迅博物馆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本展览遴选上海鲁迅纪念馆收藏的二十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50多位名人撰写的70多封书信,涉及教育、文学、语言、美术、戏剧、出版、翻译、学术研究等领域。书写者是这些行业中的佼佼者:鲁迅、梅兰芳、陈望道、叶圣陶、范文澜、巴金、卞之琳、臧克家、萧军、丁玲、郭沫若等。本展览特别选取了与图书出版、左翼文艺、解放区文艺、《辞源》修订、现代版画、鲁迅研究等重大文化成就相关的一批书信,以彰显这背后孜孜不倦、默默坚守的一代代文化人的精神。

图片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北京鲁迅博物馆


徐悲鸿纪念馆

图片

徐悲鸿纪念馆

四层展厅

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5号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此次展览共展出70余件徐悲鸿在南洋期间创作作品,由其深入探究切入,围绕画中人物故事展开,带观者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揭开20世纪30—40年代徐悲鸿精彩的南洋往事。

这些作品记录着一位心揣家国情怀的艺术家只身一人远渡南洋的激情岁月,折射出的艺术魅力也将恒久流传,它们不仅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和研究意义,更是时代担当的重要象征,为世人敬仰。

图片

扫二维码|预约参观

微信|徐悲鸿纪念馆


古陶文明博物馆

图片

古陶文明博物馆

北京西城区右安门内12号(大观园北门旁)

门票50元/人

展览简介(节选)

骨签文物发现以来的首次专题展览究竟好看在哪里?

精彩的微刻展品+书法大家临摹骨签分成六大单元从骨签时代、作用、分类、内容、书法艺术、“骨签性质之谜”、骨签书艺、展览延伸等内容多方阐释,帮您了解骨签。

本次本馆“微刻奇观”骨签展览,部分当代书法家、金石学研究学者临摹,创作各自的骨签书法作品,其作品异彩纷呈,或古拙、或典雅、或灵秀。

各位书家作品首次与本次骨签展品一同展出,其作品与骨签微刻文字展品相得益彰,必会为骨签展览添彩,让参观者领略骨签书法别样的风貌。

图片

扫二维码

微信|古陶文明博物馆


老甲艺术馆

图片

老甲艺术馆

北京市昌平区霍营华龙苑中里西门口内

免费

展览简介(节选)

老甲,本名贾浩义,1936年生于河北省遵化县鸡鸣村。1961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北京画院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国美协会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中心特约创作顾问,中央文史馆书画院艺委会委员,老甲艺术馆馆长。
老甲从艺几十年,不断修正步履,使之归于“一,”即“以我法写我心 ”追求强悍、浑厚、博大富于现代意义的中国画大写意风格,世人称“非常大写意”。

图片

扫二维码|电话预约

微信|大写者老甲


图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中国园林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中国法院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万寿寺)、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国家自然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国印刷博物馆、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金中都水关遗址)、北京画院美术馆、白塔寺、北京鲁迅博物馆、徐悲鸿纪念馆、古陶文明博物馆、老甲艺术馆等。


特别声明|文中配图若出现侵权问题,权利人可通过在本篇图文下留言的方式,与我处联系署名授权或删除等事项。

小贴士


图片大多博物馆实行提前实名制预约,请博友们看好出行日期,一定提前预约。参观时保持安全距离,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安排。



您有任何疑问,或希望了解“北京博物馆通票”更多资讯,请长按此二维码,添加 @北京博物馆通票热线 (13691219082) 为好友,将为您一一解答。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联系电话:010-82986620

联系微信:@北京博物馆通票热线 (13691219082)
微信公众号:北京博物馆通票 (BeijingMuseumPass)

微博:北京博物馆通票 

一直播ID:84108796
网址:http://www.bowuguan.com.cn




更多推荐:


图片


博物馆 · 目录
上一篇暑期,周一又有博物馆开馆啦!下一篇中秋、国庆双节,在北京参观博物馆,您需要这本宝典!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京博物馆通票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